很多人是衝著桂綸鎂專心聽耳機的模樣而對這部片感興趣。本片宣傳重心很顯然的是擺在桂綸鎂身上
2008年台灣最火紅的電影不是好萊屋大作黑暗騎士,也不是星爺的長江七號,而是青春熱血感人的本土國產片「海角七號」。這一片簡單生動的敘事,幽默生活化的情節,讓大家對國片又燃起了信心,引發出一遍國片熱潮。但是別忘了,其實以前國片最最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就是沉悶難懂,彷彿只是為了得獎才拍的,就像今天要介紹的這一部「最遙遠的距離」。
台灣電影「最遙遠的距離」獲得2007年威尼斯影展的「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」
為什麼台灣電影在國際上屢屢獲得大獎但是票房卻是慘不忍睹?台灣很多新銳導演在面臨兩個選擇﹝得獎vs.通俗易懂﹞的時候,往往選擇了前者,一來由於台灣觀眾心中已經把台灣的電影定位成艱澀沉重,所以很難用一部片去改變觀眾的刻板印象,此外,把片子拍成大眾化,戲院也不一定可以排上,不見得拼過好萊屋的那套......久而久之,除了少數靠著偶像號招的國片之外,大多數導演都會選擇"得獎"這一條路,因此也會墬入一個輪迴:拍片=>負債=>參展=>得獎=>新聞局輔導金/獎金/補助=>拍下一部片=>負債=>....。還有最殘酷的一點,就算手上拿到可能衝票房好劇本,導演受限於自己的視野與能力還是其他考量,拍出來的成果可能是票房和得獎兩頭空的局面。因此使得眾多有理想的導演們就要在﹝艱澀沉重vs.通俗易懂﹞之中做出選擇。
愛情在本片其實比重不大,主要還是三個主角的自我探索。但是宣傳詞卻有誤導大眾這是一部愛情片的嫌疑
上一段講了這麼多,很難不能否認這就是我對「最遙遠的距離」的看法,你說這部片的設定很沉重嘛?其實也不會,如果只看故事大綱,還會以為是一部愛情片:女主角在受夠了台北生活的壓力,去遙遠的台東尋找一捲捲美麗聲音的錄音帶來源,然後與男主角相遇的浪漫故事.....錯!大錯特錯!如果這個電影就這麼簡單的話,那也沒資格得到2007年威尼斯影展的「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」。這只能說明這部片票房只有三百五十萬不到,因為導演沒有把片子拍的這麼簡單淺顯,沒有讓我們還沒看就能猜透劇情─或許"猜不透"就是得到「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」的必要條件之一。可惜了手上一張好牌,女主角桂綸鎂。
桂綸鎂滿瘦的
桂綸鎂之前參加影展,不愼走光露點
桂綸鎂對她最初的印象就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演員,不媚俗,但是長又是滿正的,有點類似陳綺貞在歌壇裡面的地位。看過桂綸鎂演出的「藍色大門」,對桂綸鎂就有不錯印象,之後在1976的專輯封面看到她,就對她印象特別好(居然幫一個獨立樂團耶!),最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拍了周杰倫的「不能說的秘密」,而且居然沒有和周杰倫傳出緋聞!所以想像中的桂綸鎂應該是一個有理想的女生,不拘泥於世俗的眼光,也不會計較名與利,更不會和某某小開的名字連在一起的女孩。
請做好保護措施
不然成為雜誌嘲笑對象
回到這部電影上,整部片子女主角並沒有和男主角打過照面或是對話,更別提兩人之間有什麼激情的戲碼。網路上的評論說最遙遠的距離不僅僅是台北到台東,其實最遠的距離是自己和自己,因為劇中三個主要角色都在人生的轉淚點上,在人生的旅途上迷失了自己。但是我覺得真正最遙遠的距離是導演和觀眾的心。
義助1976拍攝專輯封面 《LATE SUMMER OF 1976》,那個時候就有帶耳機的照型出現了
留言列表